5月25—26日,由山東金石學會主辦,山東博物館、東平博物館協(xié)辦、黃河流域研學聯盟秘書處承辦的“山東金石學會田野石刻考察第一期培訓班”成功舉辦。培訓活動由山東金石學會賴非會長主講,副會長原旭東主持,來自全省的各文博單位會員二十多人參加學習,主要考察了位于山東東平縣洪頂山、司里山、銀山的北朝摩崖石刻。
此次培訓主題是“考古學田野調查方法在摩崖石刻調查中的應用”,重在對學員進行田野調查方法的培養(yǎng)。賴非通過幾個考古個例,指出做學術研究,方法很重要,運用科學方法所取得的一系列數據,對學術研究是非常必要的,否則仍還在“門外”觀瞧,找不到作品與現場、作品與時代、作品與作者、作品與事件之間的關系,發(fā)現不了事物內在的關聯性。賴非向學員們詳細講解遺址的調查、石刻的內容、石刻分期及分期依據等田野調查方法。在洪頂山、司里山摩崖石刻遺跡前,賴非先生親自指導學員如何運用量尺、羅盤去測量、記錄石刻作品的方位、尺寸、角度等數據,如何把這些數據綜合分析,整理一套標準的石刻考察登記表,建立資料庫和電子數據庫等。賴非還向學員們講授了如何用考古學田野調查常用的“排隊法”,將洪頂山、司里山、銀山摩崖石刻個個“零部件”進行排隊,通過石刻內容、書法特征、歷史事件推斷他們的年代先后關系。通過賴非先生的講授,學員們學會了如何采集信息,深刻領會了所采集的信息在石刻調查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。
將考古學田野調查方法運用到摩崖石刻的調查中,是賴非在四十多年的石刻田野調查中不斷思考、實踐的總結和探索。事實證明,這是一套科學的工作和研究方法,是賴非重要的學術研究成果之一,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。通過兩天的現場教學和實踐,學員們從了解石刻的內容到思考石刻背后的成因,從面對作品與資料茫然無措到理解其中的原理,不僅學會了調查方法,更開拓了思路,開啟了從學習者到研究者的轉變??疾扉g隙,賴非先生回憶了自己在田野考古和學術交流中的趣聞逸事,學員們也積極提問和暢談學習感受,大家在嚴謹愉悅的氣氛中完成了考察培訓活動。(通訊員 王璨 王辛慈)
責編:劉國郁
審簽:
責編:劉國郁
審簽: